联系我们
联系人:秘书处
电 话:137-7607-2872
地 址:苏州大道东278号领汇广场1幢1710室
公益讲座线上直播|卓越运营篇圆满结束
来源:国际卓越运营协会发布时间:2020-03-01 17:27:51 浏览次数:432

“乙亥年末,庚子年初,荆楚大疫,数万人染疾,众人皆恐,足不出户,时天下震动……”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发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今年的这个春节过的不平凡,响应国家号召,抗击疫情,从自我隔离开始。
工作停了、郊游停了、聚餐停了、国际卓越运营协会的线下活动也停了,看着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自己却只能在家,内心跟猫爪一样,虽然不能外出,但一些机智的小伙伴们早已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自我充电,弥补个人短板或深造知识储备为明天做准备,值此疫情之际,国际卓越运营协会一系列线上公益活动正在悄然而紧罗密布的筹备中。
你打瞌睡,家人给你递枕头;
你想学习,国际卓越运营协会给你递课程;
你想突出困境,国际卓越运营协会给你递方案;
疫情持续蔓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给大量企业带来了经营压力。国际卓越运营协会携手协会平台上最权威、优秀的老师,从2月15日开始,陆续推出线上公益讲座直播。共设《卓越运营篇》、《敏捷供应链篇》、《员工关系管理篇》、《质量保障篇》四大类别、八大时下最受关注的主题,倾情呈现。
2020年2月15日下午,由国际卓越运营协会举办的第一场直播间公益培训讲座《卓越运营与疫情管理实践》和《精益工厂规划与内部物流管理》,正式如期举行;具网络统计4986名从事相关工作者报名了本次线上培训活动。
《卓越运营与疫情管理实践》
首先由国际卓越运营协会理事长、致远集团总裁杨洲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卓越运营与疫情管理实践》的课程话题,课程从4个角度展开分享。
1.疫情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2.从卓越运营的角度如何应对当前形势。
3.从卓越运营的系统如何构建。
4.分享口罩工厂精益改善案例。
通过统计数据,简要阐述了疫情在人财物三方面对企业带来的影响,随后介绍了企业经营之中成本、周转与杠杆的基本逻辑。并向大家阐述了卓越运营是以充分理解客户的价值视角,通过提供比竞争对手更能持续满足、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客户的忠诚,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而它主要体现在质量(Q)、成本(C)、交期(D)、创新(I)四个方面。以“少人” 、“柔性” 、“生态”作为卓越运营的应对策略。
同时以丹纳赫运营系统为例,向大家介绍了如何打造卓越运营系统。
最后杨洲向大家讲了一家半自动口罩工厂的精益改善案例

通过消除了浪费的环节进行岗位合并节约人员,通过增加夹具并进行标准化作业来解决现有不良瓶颈,降低不良率,最终实现了扩大产能的目的。
最终杨洲老师总结了在卓越运营管理实践中,通过阿米巴经营让组织充满活力、通过精益六西格玛让价值顺畅地流动、通过数字智能化让系统运行更高效,使企业走出困境走向未来!
《精益工厂规划与内部物流管理》
随后由第二位嘉宾 孙玉英老师向大家分享了《精益工厂规划与内部物流管理》的主题。
孙老师首先通过总结我们在工作中常常遇到的一些症状来开场,介绍了合理的规划与管理能给我们带来提高运营效率、改善和提高企业形象、提高资源利用率、合适的生产运营模式的四大好处。
在分享过程中以 精益工厂规划路径为主题,从 规划输入、布局与路线、相关案例、内部物流管理四个方向想大家阐述了如何做好工厂规划与内部物流管理。
孙老师谈到,制造业的精益就是按照顾客需求的节拍交付产品和服务,从原材料到成品交付的过程都是全流程的活动 所有的活动和作业步骤是流动的,按照顾客的需求进行流动不要停顿的,全流程是窄而快的,他的衡量指标是速率,这就是精益,简而言之就是左手拿订单和右手变现之间的能力,两个手越近能力就越强,表现模式就是在组织企业的响应能力和盈利能力。
她对流程的具体要求是
1.流程要流动,消除所有的浪费、
2.流程要有柔性和弹性能快速的调整资源进行支持完成客户的需求,
3.生产的单元和模式是能快速切换、能混合生产、高效生产在多个产品模式下能满足产品和产量的需求和平衡。
孙老师清晰的思路,深入浅出的教学模式,精彩的PPT、丰富的实操案例将培训带入高潮,现场学员认真的吸取着每一个知识点与新观念,学员们也渐入佳境。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飞速流逝,随着本次课程的结束,两位老师的分享为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杨洲老师和孙玉英老师的辛苦付出下,国际卓越运营协会与致远翊工作人员的筹备下,第一场网络在线公益讲座圆满成功,学员们满载而归;这样的公益培训活动,我们将一路走下去,感谢有您的参与、陪伴与认可!
提问
&
解答
Answers
在两位老师分享完以后,我们开展了最后的问答环节,大家积极踊跃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汇总如下:
Q
.有些刺头员工,该怎么沟通?/如何对待唱反调的员工?/如何管理不尊重主管的员工?
答:社会进化是必然,随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技术越来越成熟、成本越来越便宜,简单重复的工作逐渐被系统替代是常态,但这些系统也需要有人开发维护,未来工作内容和形式会发生改变,作为个人和公司都要不断学习适应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
Q
关于柔性化,想问老师,不同产品线加强自主经营后,类似财务、采购、人事等部门,如何变革,以应对更多的经营单位?
答:这个问题应该是柔性化中阿米巴经营的话题,关键是要制定出适合企业的核算机制,职能部门也可以通过内部核算的形式出售服务,当然前提是提供的服务能得到被服务部门的价值认可,才会产生持续购买,否则不可持续。现在很多国际大企业采用人力资源、供应链、财务等不同形式的共享中心也是很好的实践形式。
Q
在生产中如何平衡手动生产,半自动生产,全自动生产呢,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选用什么样的生产模式,以及什么时间点切入,请问有好的建议吗,感谢!
答:核心点是投资回报的核算,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确定能够接受的投资回收期做决策,要同步考虑市场变化的频度对产线形式的影响,推荐先从管理角度挖潜,可以考虑简易自动化,在流程能力管理维护能力不足时不要轻易高投入做全自动。
Q
请教杨老师,为了加快复工效率,多能工快速培养建议如何开展?
答:多能工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是问题发生后短时间可以快速实现的,有一套具体方法可以支持多能干培养,另外多能干只是精益管理中的一个手段,需要和其他方法结合使用才能更好发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