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秘书处
电 话:137-7607-2872
地 址:苏州大道东278号领汇广场1幢1710室
对话大牛——孙立宁
来源:国际卓越运营协会发布时间:2019-11-05 17:17:31 浏览次数:367
1964年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十五”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国家“十五”863计划MEMS重大专项总体组组长,国家“十一五”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专家组专家。
现任中国机电一体化协会副理事长及机器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微纳米操作机器人与装备、先进机器人与控制、机电一体化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持完成20多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国家科技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一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
专访孙立宁:各地布局机器人产业园应科学规划
当下,机器人产业园区犹如雨后春笋,由于我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基础与国外相比相对薄弱,即使是在各种政策利好的当下,也存在机器人产业园区人才引进、招商、选址等困难。未来机器人产业园区的发展该何去何从?为此,搜狐焦点产业新区对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进行了专访,以了解当前国内机器人产业园的布局及发展现状。
作为高端产业依托产业链是关键
【搜狐焦点产业新区】:工业机器人企业在选址的过程中有哪些考虑因素?国内哪个地区更适合机器人企业发展?
【孙立宁】:工业机器人是相对高端的产业,从研发角度来看,企业往往需要依托较好的产业链,才能更好的发展,实现产业最大化;从应用角度来看,机器人生产之后卖到哪里?肯定是机器人应用多的地方,一般多体现在经济发达地区,他们对工业机器人装备的需求相对旺盛。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产业在中原地区基本是空白,这跟经济需求等因素关系非常密切,但优势地区终究会起到带动和辐射的作用,只不过是时间节点上的问题。
全国机器人产业园分布图
江苏省凭借多年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首先已经奠定了非常好的产业基础,机器人零部件配套体系相对完善。其次,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汽车制造、电子制造、家电、纺织服装等企业集中地,这类型企业对机器人装备的需求大,有利于生产之后的销售。另外,苏州整个科技产业化环境,政府的服务、产业链领军企业的投入,能够使机器人产业良好健康发展,实现机器人成果转化。
政策利好下的快速发展
【搜狐焦点产业新区】:当前,各地政府纷纷筹建和规划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区,意图在工业4.0浪潮中“分一杯羹”。对政策利好下机器人产业园区“大跃进”的现象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当前,全国机器人产业园的规模有多大?
【孙立宁】: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表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此后,国内便掀起了机器人产业园区建设热潮。据我统计,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有50多个,产业园的数量已经超过100家。机器人产业园一时间大量涌现,竞争在所难免,但我认为这是一个由无序必然走向理性发展的过程,地方政府应不断整合兼并或淘汰一些企业和园区,实现若干个大企业和园区带动本体、零部件等发展目的,最终逐渐回归良好健康发展轨道。
各地机器人产业规模
此外,地方政府在积极推动机器人产业园区建设的同时应该保持冷静,要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产业的规划,从不同的角度打造机器人的研发产业化,不能盲目,防止“大跃进”现象出现。
【搜狐焦点产业新区】:在机器人制造公司多的地方就适合建机器人产业园区吗?
【孙立宁】:机器人制造公司多的地方相对来说适合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区,但关键是要看是否具备机器人人才、研发、制造、部件、集成等方面的基础。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集聚人才与技术,从产业链、创新链和资本链的角度进行科学布局,采取“政产学研商”相结合的创新机制,打造机器人产业园区,提升机器人产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